溫州市促進會展業發展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制定依據】 為促進會展業發展,規范會展活動,優化發展環境,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5﹞15號)、《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15﹞131號)及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會展業的服務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定義】 本細則中所稱會展業,是指通過在特定場所和一定期限內舉辦的展覽、會議、賽事、節慶等形式的活動,為參與者提供會議、展示推介、經貿洽談等服務的綜合性產業。
第四條【發展原則】 會展業發展遵循下列四大原則:
(一)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主導相結合。充分發揮政府規劃、調節、監管、服務功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推動會展業各類經營主體公平、有序地競爭發展。
(二)堅持產業聯動與專業化發展相結合。積極引導會展業與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特色產業融合互動,加快會展專業化發展步伐。
(三)堅持重點培育和大力引進相結合。做強做大重點專業會展和品牌會展,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和品牌會展。
(三)堅持錯位競爭與協調發展相結合。加強與國內外會展城市、企業、項目的合作和交流,利用溫州的產業基礎和溫州人的營銷網絡、民間資金優勢,努力構建區域會展業發展多贏格局。
第五條【管理體制】 建立會展業發展領導協調機制,定期研究決定會展業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政策,解決會展業的管理體制、扶持資金、場館設施、運作機制等重大問題,協調重大會展活動的組織實施、服務保障、規范管理等工作。
建立促進會展業發展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編辦、發改、經信、教育、公安、財政、人力社保、自規、交通運輸、商務、文旅、衛健、應急管理、外事、市監、體育、綜合執法、貿促、海關等成員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共同落實全市會展業發展的規劃編制、政策制定、扶持資金保障、運作機制與場館設施建設,協調重大會展活動的組織實施、服務保障等工作。建立政府辦展退出機制,減少會展業財政出資和行政參與,按照政府采購相關規定逐步加大向社會購買會展服務的力度,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會展業相關服務和管理工作。
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工作機制,理順會展業管理體制。
第六條【優化布局】 會展業發展納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會展業發展專項規劃,推動會展業與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科技文化、旅游休閑、商貿金融等方面的融合發展。
推動與城市定位和產業特色相符合的會展場館建設,完善場館周邊的交通、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配套設施。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與境外投資者參與配套設施建設。
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根據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規劃,結合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扶持引導會展業發展。
第七條【設立專項扶持資金】 市政府將逐步整合各職能部門會展項目預算資金,設立會展業發展扶持資金,并加大對非政府舉辦重大會展活動的扶持補助力度。
市財政局會同市商務局制定會展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使用辦法,明確資金使用的范圍、標準、程序和監督機制等內容。會展業發展扶持資金的年度預算和管理使用由市財政局和市商務局共同負責,并由市財政局按年度開展使用績效后評估工作。 會展業發展扶持資金主要用于下列事項:
(一)舉辦重大會展活動獎勵;
(二)引進國內外大型會展活動和知名會展機構;
(三)品牌會展項目培育;
(四)會展業的宣傳推廣、對外交流;
(五)會展業調查研究、人才培訓、行業評估等;
(六)會展項目進行國際權威認證;
(七)其他促進會展業發展的事項。
縣(市、區)人民政府可結合本地實際,設立會展業發展扶持資金。
第八條【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落實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對屬于《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稅收政策范圍的創意和設計費用,執行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促進會展企業及相關配套服務企業健康發展。
第九條【扶持行業協會發展】 應當按照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原則,指導會展行業協會規范化建設,促進和引導行業協會自主運行、有序競爭、優化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和鼓勵會展行業協會積極開展下列工作:
(一)制定行業服務規范,引導會員規范經營,推進行業標準化建設。
(二)與貿促機構、律師事務所、相關院校和培訓機構等單位搭建互動平臺,為會員提供經濟信息、市場預測、技術指導、法律咨詢、人員培訓等服務。
(三)協助主管部門建立為會展活動和辦展企業服務的信息平臺維護、會展評估等咨詢服務平臺;建立會展業評估體系和誠信體系;建立會展業統計監測分析體系,統計分析會展業數據,研究會展業發展動態。
(四)協助主管部門引進品牌會展企業、會展項目、大型國際會議,培育大型會展企業、新興會展企業、品牌會展企業。
(五)協助主管部門加強會展業知識產權保護,拓寬會展企業融資渠道,協調處理會展活動投訴,維護會展企業合法權益。
(六)加強與國內外會展行業協會交流合作,爭取建立民間戰略合作聯盟。
(七)其他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工作。
第十條【培育大型會展企業】 要積極申辦、引進國內外大型會議、會展活動和重要賽事,推動本市重要會展活動與國內外行業組織、中介機構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鼓勵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入駐本市或設立辦事機構,重點引進專業會議服務公司、目的地管理公司、國際會展組織和機構以及展臺設計和搭建公司等,促使更多的國際會展機構集聚本市。
鼓勵會展龍頭企業或產業行業機構通過收購、兼并、控股、參股、聯合等形式,跨地區、跨行業組建大型會展集團,打造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會展領軍企業,重點培育競爭力強、覆蓋面廣、示范引領作用大的龍頭企業。
鼓勵各類企業參加或者舉辦會展活動,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會展業,推動政府、社會和會展企業共同依法設立會展業投資基金,逐步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鼓勵適合會展業發展特點的金融創新和資本運作模式,促進有條件的會展企業上市融資,做大做強會展企業。
第十一條【培育新興會展企業】 支持企業創辦會展項目,培育一批有潛力的中小型會展企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壯大。引導中小型會展企業建立同業戰略聯盟,加強與會展場館、商會、行業協會的合作,推動聯合辦展、共創品牌。鼓勵各專業園區、專業市場、企業集團和自然人等投資組建有發展前景的會展經營公司和服務公司。
第十二條【培育品牌會展企業】 依托本市特色產業優勢培育會展品牌,重點發展機械裝備、電氣、服裝、鞋革、眼鏡、泵閥、印刷包裝、汽摩配等優勢產業會展及人工智能、“互聯網+”等具前瞻性的新興產業會展;依托院校、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社會團體等資源平臺,培育具有影響力的學術論壇、學科會議、行業專業會議品牌;立足本市歷史人文和自然資源,培育特色民俗節慶活動和大型文體賽事活動。促進展覽會與大型活動、專業論壇、節慶賽事的互動融合,加強整體品牌營銷策劃,形成與城市形象宣傳的良性互動。
鼓勵本市會展企業、會展品牌加入國際展覽業協會等國際知名會展業組織,獲得國際認證。鼓勵會展企業與文化創意策劃企業合作,提升會展主題策劃和藝術設計水平,加大對創意與設計類會展的扶持力度。
按照區域特色、產業鏈條特色,每年滾動確定一批重點會展品牌目錄進行扶持發展。
第十三條【完善會展產業鏈條】 加強與國家級行業協會的合作,爭取相關的行業會展移植本市;培育物流、金融、信息、創意與設計、旅游、廣告等現代服務業展覽會;培育壯大與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和城市功能定位相適應、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我市聚集產業發展要素能力的各種題材會展。編制會展業與商貿、旅游、文化、體育、創意、工業等產業聯動方案,促進會展業與旅游產業、休閑產業、文化產業、科技產業的融合,發展以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旅游、餐飲、住宿等為支撐,策劃、廣告、印刷、設計、安裝、租賃、現場服務等為配套的產業集群,形成行業配套、產業聯動、運行高效的會展業服務體系。
第十四條【推動國際交流合作】 加強與國際展覽業組織、會展跨國公司的交流合作,學習會展業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營理念、管理經驗,加強在辦會辦展、場館設施、人員培訓、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廣泛合作。大力扶持品牌會展、會展領軍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鼓勵國際高端會展公司參與我市展館經營,引入更多的國際知名展覽品牌和配套服務企業落戶,擴大會展業的國際影響力。
第十五條【引進和承辦大型國際會議】 加強與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國際會議中心協會、國際協會聯盟等國際會議組織、機構的聯系,積極引進國外會議組織和機構來本市舉辦各類高層次的論壇、會議,積極爭取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型會議落戶。
第十六條【推動海峽兩岸會展業交流】 推動海峽兩岸會展行業中介機構和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動機制,建立海峽兩岸會議展覽協會戰略聯盟,定期召開行業聯席會議、舉辦合作論壇,共同推動“海峽兩岸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的建設,吸引臺灣會展企業來溫辦展或合作辦展,聯合開展會展業國際推廣活動,形成海峽兩岸多層次、多領域、相互補充的會展市場結構。
第十七條【培育會展業人才】 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會展職業教育、全方位立體式的資質培訓和在職會展人員再教育培訓;引導本市院校開展與會展企業的交流,促進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有機結合。建立會展業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機制,并納入市人才發展規劃。健全會展人員的職稱評審工作、職稱考評體系、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以及考核鑒定辦法。
鼓勵相關院校、培訓機構與行業協會、會展企業聯合培養會展業人才,支持相關院校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會展大賽等提高專業學生的應用和實戰能力;鼓勵本市院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適應會展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業人才。
鼓勵會展行業協會與國際會展組織或機構合作,吸引會展策劃師、會展設計師、會展高級項目經理等會展高端人才落戶本市;與相關院校聯合培訓人才,建設校企聯合的會展業實訓基地。高層次會展業人才戶籍遷入、子女入學等按本市相關規定享受優惠政策。
第十八條【完善展館運營機制】 按照兼顧公益性和市場性原則,推進政府投資展館管理體制改革和運營機制創新,制訂公開透明和非歧視的場館使用規則;加強全市場館信息管理,推動館展互動、信息互通,提高場館設施的使用率。
鼓勵展館運營管理實體通過品牌輸出、管理輸出、資本輸出等形式提高運營效益;定期維護場館及設施,符合安全、消防和衛生要求,建立場館安全防范制度,配備安檢設施設備和安保人員,指導會展舉辦單位、參展單位做好安全、消防等工作。
第十九條【鼓勵會展企業創新發展】 推動會展業智慧展館建設,整合各類會展服務資源,提高會展技術水平和服務功能。鼓勵和引導會展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發展網上營銷推廣、客戶挖掘、線上配對等服務。探索網絡虛擬會展,形成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新模式。
第二十條【會展服務和管理】 指導會展舉辦單位加強對布展、撤展、用火、用電、用氣、機械、展品倉儲、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等的安全檢查和管理,把制止侵權、假冒、虛假宣傳等工作內容列入會展整體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引導展館與舉辦單位在場館租賃合合同中訂立責任保證條款,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賠償責任進行約定;引導會展舉辦單位在會展現場設置投訴處理點,并在醒目位置公布公安、市場監管、知識產權、會展業等部門的投訴舉報電話;引導會展活動舉辦期間有商品交易行為的舉辦單位事先將相關情況報告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引導舉辦單位依法做好會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參展合同中約定知識產權保護條款。
第二十一條【會展服務和管理】 定期發布會展活動指導目錄,明確本市會展業發展重點和引導方向,鼓勵產業特色鮮明、區域特點顯著的重點會展發展;積極發展綠色會展,推廣應用各種節能降耗的器材設備,推行綠色采購,選用綠色原材料和綠色包裝物,推動會展場館在設計、建設、使用等方面應用低碳環保技術;建立投訴處理制度,會同有關部門處理涉及會展活動的投訴;建立覆蓋會展場館、辦展機構和參展企業的會展業信用體系,建立信用檔案和違法違規單位信息披露制度,推動部門間監管信息的共享和公開,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實現信用分類監管。
第二十二條【會展服務和管理】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舉措,對需經兩個以上部門許可方可舉辦的會展活動,協調相關部門實行一次收文、聯合辦理、一次辦結;舉辦單位申請年度內在同一場館舉行同等規模或者相同內容多場次會展活動的,協調相關部門依法提供便捷服務。
第二十三條【會展服務和管理】 加強會展活動期間的巡查,監督、指導會展舉辦單位加強現場及周邊的管理和秩序維護,及時處置突發事件或者災害事故,保護會展各方合法權益。場館配套停車泊位不適應會展活動需求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在會展場館周邊合理設置臨時停車泊位。
第二十四條【會展服務和管理】 引導會展企業通過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等方式,開發利用會展名稱、標志、商譽等無形資產,提升對會展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水平。
第二十五條【會展服務和管理】 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創新適合會展業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和信貸模式,推動會展知識產權質押等多種方式融資,進一步拓寬辦展機構、會展服務企業和參展企業的融資渠道。要完善融資性擔保體系,加大擔保機構對會展企業的融資擔保支持力度。
第二十六條【會展服務和管理】 構建以會展數量、展出面積及會展業經營狀況為主要內容的統計指標體系,綜合運用統計調查和行政記錄等多種方式采集數據,完善監測分析制度,進一步完善以展館、辦展機構和會展服務企業為主要對象的統計監測分析體系。
第二十七條【實施時間】 本辦法自2019年 月 日起施行。